中韩经贸合作调查
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点击试试深度搜索
中韩贸易调查背景
贸易历史与现状推动
贸易规模跨越式增长
自1992年中韩两国建交以来,贸易发展迅速。2022年,中韩货物贸易3622亿美元,是两国建交时的约72倍,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实现国际双边贸易史上极为罕见的跨越式增长。2003年,中国首次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2004年又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这一地位一直延续至今。2022年,韩国超越日本,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两国贸易关系空前紧密2。
贸易结构不断变化
- 结算方式:从以国际跟单信用证为主,逐步发展到以电汇(含T/T和M/T)为主,跨境电商在中韩贸易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韩国出口中国方向,近60%的贸易额使用电汇结算;中国出口韩国方向,约70%的贸易额使用电汇结算2。
- 结算币种:从以美元为主,逐步拓展为一揽子货币交易模式,双边本币结算量不断提升,人民币成为中韩贸易第二大结算货币2。
- 交易货物品类:双边贸易货物品类构成由轻工业品、初级产品、重化工产品为主,逐步发展为芯片、显示屏、无线电通讯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为主,其中中国出口至韩国的高科技产品占比不断提高2。
调查内容
定相关情况
协定历史与现状
中韩自贸协定于2015年正式生效,它是中国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中首个签署并实施的自由贸易协定。协定生效后,双边经贸合作日益紧密。202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2600亿美元,中国仍为韩国最大贸易伙伴。享受协定项下关税优惠的韩国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升,增强了韩国企业的出口竞争力12。
协定谈判进程
为进一步提升协定水平,双方于2018年启动第二阶段谈判,重点围绕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自由化及制度化安排展开磋商。受新冠疫情等影响,谈判一度进展缓慢。2024年5月,双方就重启第二阶段谈判达成共识。第十轮磋商在2025年1月于首尔举行,第十一轮谈判于2025年4月15 - 18日在北京举行。本轮谈判重点就服务贸易、投资和金融领域的协定文本进行磋商,具体议题涵盖市场准入安排。韩国关注金融、法律、文化、教育、医疗等服务行业的开放,期望中方在新兴服务领域进一步放宽准入;中方则期待韩方在相关制度安排方面予以积极回应12。
贸易结构情况
调查方法
- 数据收集:收集中韩贸易的相关数据,包括贸易额、贸易结构、贸易平衡等指标。这些数据可以从官方统计数据、行业报告、学术研究等渠道获取。
-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贸易案例,如贸易摩擦、争端解决、贸易协议执行等。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中韩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中韩两国的企业、贸易商、消费者等相关方进行调查,收集他们对中韩贸易的看法、需求和建议。
- 专家访谈:采访经济学家、贸易专家、政策制定者等,获取他们对中韩贸易的专业见解和分析。
- 比较研究:将中韩贸易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进行比较,找出中韩贸易的独特之处和共性问题。
- 模型分析:运用经济学模型,如供需模型、贸易模型等,对中韩贸易进行定量分析,预测贸易趋势和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中韩贸易调查方法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调查结论
谈判恢复与推进
当地时间2025年3月30日,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会议在韩国首尔举行,会后三国表示将继续支持以世贸组织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制,并将就加速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保持讨论。这是时隔5年来,中日韩三方再次举行经济对话,展现出积极的合作意向13。
中韩自贸协定谈判进展
2025年4月15日,中韩两国自贸协定谈判先行,双方在跨境服务、投资等多个领域展开磋商,并取得积极进展。在5月15 - 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第十一轮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服务贸易自由化与跨境投资便利化成为核心突破口。聚焦金融开放、数字贸易规则、负面清单缩减三大关键领域。若在第二季度确定合作细节,将在下半年开始为两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红利,同时会积极促进同区域中日韩合作进程24。
经济合作基础良好
作为东北亚最主要的三个经济体,中日韩三国的经济往来十分密切。以2023年为例,中日韩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制造业增加值占RCEP区域的比重高达80%以上,贡献了亚洲经济增量的70%和全球经济增量的36%。《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后,三国贸易额较生效前显著增长,说明三国深化经贸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和坚实基础1。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若中日韩自贸区能够完成建设,三国在相关经济领域的规模和发展潜力将更加巨大,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也将进一步上升。例如,若三国间95%商品零关税的举措能够落地,三国间贸易额预计将提升3200亿美元,并且在汽车、半导体、精细化工等领域形成深度整合的产业生态圈;三国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的41%,自贸协定若达成,可推动碳边境调节机制对接,共建东北亚碳交易市场,预计能够带动绿色投资增加超5000亿美元。围绕中日韩自贸区,更多东亚乃至其他区域国家参与的经济合作圈也将逐渐形成,东北亚的经济地理状况可能得到彻底改变,区域政治和安全稳定的经济基础也将更加牢固1